青蜂侠小说
  1. 青蜂侠小说
  2. 耽美小说
  3. 娱乐圈探花[古穿今]
  4. 73、海箕村
设置

73、海箕村(1 / 2)


陶清风和苏寻面面相觑,傻乎乎地站在原地。陶清风不会操作?,苏寻开始查地图,他打开了详细步骤,一?条一?条地看,前面还是“G198国道下立交转742省级公路”之类的说明?,猛然?间看到了导航到最后一?段临近崖边,文字赫然?写着:游过去。

陶清风:“……”说好的现代高科技很靠谱呢?“游过去”这种?说明?是怎么回事??

苏寻欲哭无泪:“真的没有正常路上去啊。小陶哥你们村子里的人,到底是怎么进出的?算了要是你记得就不会站在这里了。”

他们脚下站的这条路,说得好听一?点是县道,说得不好听些?就是条比黄泥巴路强一?点的土路,连水泥都不铺,更没通什?么公交车,周围一?个人都看不到。过了一?会儿,才从下面慢悠悠走上来一?个提着两箱东西的老农民,苏寻连忙跑过去问:“老大爷,请问这对面的海箕村怎么过去?”

老农民打量了他们两眼,问:“你们是来旅游的?”他说话方言口音非常重,差点没听懂。陶清风说出了一?早想好的理由:“不是,我?有个远方亲戚在这个村里……从没来过,来看看。”陶清风还买了一?些?礼物,免得到时候真的有“熟人”或“亲戚”认识他。

老农民说:“我?也不是这个村子勒。他们村子的人很少?出来。”他走到路边,使劲摇晃那两根铁链,发出哐啷哐啷的声音。对面山头出现一?个人影,用方言吼了句听不懂的话。老农民也回吼了一?句听不懂的话。然?后不一?会儿,就有一?架像是绑在铁链下方的滑索椅子,顺着两根铁链溜了过来。

陶清风和苏寻都惊呆了。老大爷看他们木在原地,说:“抓紧滑过去,一?次一?个人。小心点不要掉。”

苏寻看着那“滑索椅子”,说得好听是个椅子,说得不好听就是两片铁架子,而且上面还生?锈了。只用一?个大钩子挂在铁链上,山风吹来摇摇欲坠的,简直要吓坏了。

这么落后的进村方式,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陶清风问老大爷:“坐上去后,怎么滑呢?”

老大爷说:“两根铁索嘛,你前半截正常就滑下去了,滑到中间后,那边会拉你的。”

陶清风沉默了一?会儿,转头看着已经吓得两股战战,瑟瑟发抖的苏寻,说:“要不你在车上等我?,我?去看看就回来。”

虽然?陶清风看着下面的深渊急流也心里打鼓、头皮发麻,但?是无论如何,他还是要替身体原主人陶清回家乡看一?趟。他不能给这位可怜的原主人立坟墓祭拜,那至少?得去确认一?下,他是不是有什?么心愿没完成,最不济安慰一?下对方的乡思?之情。

苏寻想阻止他:“小陶哥,太危险了,还是算了吧。”

陶清风摇摇头,他放下不必要的行李,只随身携带个小包。抓住滑索两端,把身子夹进座椅的铁缝里,深吸一?口气,顺着铁链滑了下去。

陶清风滑下去的时候,对自己说不要怕不要怕,却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没过多久就感觉在反向上升。他睁开双眼,只见已经到了后半段。前方已经可以看到,铁索尽头有个农民装束的男人来拉索链,他离山这头越来越近。陶清风忍不住张望了一?下四周和下方:险峻峡谷里的江水湍流更清晰了,不知道有多深。江水在四周裸岩的映照下是暗沉的黄色,加上那深度,仿佛阴间的黄泉冥河。

陶清风深吸一?口气,这时铁索已经快拉到尽头,陶清风双脚一?沉,触到了地面上,踉跄往前走了几步。那个农民还拉着滑索。陶清风抖着双|腿把自己从铁椅子里捯饬出来。那个乡民对陶清风说了句听不懂的方言,见陶清风一?脸困惑,又用神情示意他来拉一?下铁索。陶清风连忙照做了。入手?发现沉逾几十?斤,勒得他细皮嫩肉的手?都有了磨痕。

乡民腾出手?用工具扳开了铁索上大钩子,取下滑索椅子。示意陶清风可以放手?了。陶清风的手?一?松,那两截铁索宛如出洞的蛇嗖地蹿回去,发出一?阵阵哐啷哐啷巨响。

陶清风说的是普通话,没法向这位语言不通的乡亲打听情况。看他的样子也不像识字的。那乡亲打量陶清风,最后给他往村中一?指,估计是村里有会说普通话的。虽然?对方听不懂,但?是陶清风还是连忙告了谢。对方慢吞吞走到山坡上一?间矮土房檐下,拿起靠在墙根下的毛竹竿粗细的水烟筒抽了起来。看来这间土房和这位乡民,就是类似于“守门”专门看守锁链的人。

陶清风从山坡这头朝苏寻挥挥手?,示意他无事,继续往村里走去。这是一?个很不发达的农耕村落,又是在山上,田地也不平,看不到任何现代工业文明?的成果。只有地上沉默的黑粗长线,像是无言的路标,带着陶清风往村中走去。

一?路上,零星几个乡民,都非常稀奇地打量着陶清风,可是他们也不会说普通话,没法交流,无例外都给陶清风指往村中,沿着那条黑线走的路。这条线中间有些?细分叉,延伸到近处的房子里。像一?条黑色的大动脉血管,主流依然?在往前蔓延。

陶清风顺着一?直走到了尽头一?栋独立的二楼砖瓦房,是唯一?一?栋外面抹了些?瓷粉贴了瓷砖的房子。门已经开着了,刚才路上陶清风问的几个乡民已经都等在了门边。看来他们也想一?块儿来听陶清风的来意。这个村子环境闭塞,仿佛很久都没有外人来过了。

陶清风走进房中,间类似于村委会办公处的陈设,一?个头发花白,皮肤黝黑的老人坐在桌旁,桌上是一?大摞报纸,被一?只放大镜压着。有村民给陶清风递了个搪瓷缸,里面泡着茶。那个老人坐在陶清风对面,用有些?含糊的普通话问他的来意。

“你是谁?”

陶清风决定实?话实?说,他观察下来,这个村子里的村民不像拥有手?机这些?东西,大概率是附近没有修建移动信号基站。所以不见得知道陶清成个小明?星的消息。地上黑色的线,可能是供电灯的。

“我?是陶清。我?原来,是这个村子的。”

那个白头发的老人猛然?瞪大了眼睛,仔细看了陶清风一?会儿,又从报纸的角落取出一?本?手?写的册子,翻找了很久,才说:“陶……陶狗剩?我?们都以为你十?多年前从崖上摔下去,已经死了。”

陶清风:“……”

陶清风花了几秒钟来接受“陶狗剩”这个称呼。从村长口中,了解到当年发生?的事情,和这个村子罕见的情况。

这应该是华国最落后的一?批村子,十?来年前才通电,五年前才引进自来水系统。全村现在只有一?部固定电话在这位村长的房子里。这个村子之所以这么落后,一?来是地处偏僻,一?面是悬崖峡谷,山的另一?边也是高崖,崖下是大海。道路只有那条索道。二来是少?数民族村落,古代时候有封闭村落的古训,缺少?和外界交流,只出不进。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而且彼此之间近亲结婚越来越多,生?下的孩子们智商进一?步降低,加剧了恶性循环。有记载的三百多年前,这个村还有近千人,如今已经不到一?百人了。

由于村落闭塞,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时代信息才开始逐渐涌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过去很久后,村落里的见到外人,依然?是很茫然?地问“主席他老人家身体好吗?哦?已经过世了?”这种?无知现象加剧村里年轻人流失,有很多年轻人离开了村子就不愿回来。陶清的父亲就是这样。

陶清从小由母亲拉扯,但?是母亲在他五六岁时也过世了。这个村子的人寿命普遍不长,因为没有注射疫苗,也没有西药,都是靠草药来治。那时候陶清就成了孤儿,由村中轮流照顾,像只蹭饭小狗似的到处跑。村子里的人倒是不缺一?口饭,心地也算善良。就这样把陶清拉扯到七岁,按照惯例把他往最近的邻村送去读小学——自从知道外界后,村里的孩子都会送到邻村读小学(虽然?很多人读完小学就辍学回家种?田,只有很少?的人能继续读初中)。最近的邻村离海箕村也有十?五六里山路,不可能每天?走那么远。陶清就寄宿在那边乡村教师家里,等寒暑假的时候再?回乡里来。

陶清读到三年级,十?岁的时候,寒假回村里,听村长和几个老人说他父亲出走的事情,就发疯似的想去找他父亲——其实?也不是真的有计划成熟考虑这件事,只是小孩子的思?亲情怀作?祟。陶清又哭又闹,别人拦都拦不住,他还想跑去偷出村铁链的那个滑索椅子。当时看门的村民听老村长的话,坚决不给他,不让陶清出村。陶清就半夜想徒手?滑过那两截铁链,不小心掉到峡谷里,被水冲到了下游,村里的人都以为他死了。还难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他们音讯不通,也没有网络。唯一?一?台老旧的电视,村长只是用来看新闻联播,自然?不知道陶清还活着的消息。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