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遇到了spotify,周不器就没理由错过,怎么都要参与进去,投一笔钱。未来这会是全球最大的音乐流媒体巨头,市值一度超过500亿美元。
不过,这是他重生时的状况。
更长期会怎么样?
比如30年、40年后会怎样?
先知先觉失效了,周不器就要根据这辈子做互联网对这个行业的理解和思考来作出判断了。
他不看好spotify更长期的发展。
前几个月,他深度考察了视频流媒体市场,几经周转,最终放弃了收购hulu,选择了跟进奈飞。
奈飞是有前景的,不管是30年还是40年后,这都会是一家优秀的世界级公司。因为从运营模式上,奈飞和spotify有着本质区别。
奈飞有自制剧。
而且,非常强大!
不仅能自己拍电视剧,还能挖来好莱坞最好的导演、最好的演员去拍流媒体电影。不是那种粗制滥造的“网络大电影”,而是那种能够冲击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档次。
现在的奈飞还没有开启这条路线。
因为视频流媒体业务刚刚兴起,好莱坞巨头们还处于摸索阶段。等过几年奈飞做大了,好莱坞就要搞幺蛾子了,就开始集体地抬高影视版权的价格。
超高的版权价格,让奈飞苦不堪言,从市场里融到的钱都用来购买版权了,每年要面临巨额亏损。
即便这样,很多优质的版权好莱坞巨头也不愿意授权,只会在自家的平台上独家播出。比如迪士尼动画,只能在迪士尼的媒体上看到;比如hbo的电视剧,只能在自家的电视台中看到。
没办法,奈飞只能搞自制剧。
这既是无奈之举,也是在夹缝中寻找到的一个能够脱颖而出的正确的道路。流媒体的行业,版权就是“核心技术”,谁掌握了版权,谁就有绝对话语权。
一旦流媒体平台没有版权,只能依赖外部提供,就会遇到卡脖子的风险。版权方哄抬物价,会把平台方的所有利润都榨干。
比如spotify。
这家公司就算是世界第一大音乐流媒体平台了,却从未盈利过。最多的时候,一年营收超过50亿美元,可30亿-40亿美元都交给四大音乐巨头当版权费了。赚的越多,版权费就越高,自身亏损就越严重。
而音乐产业的性质,就导致spotify不可能像奈飞那样搞“自制音乐”。
影视行业有巨头,但没有寡头。好莱坞就有上千家影视公司,全世界有几万家影视公司,竞争很激烈。
音乐产业就不同了,全世界一共就四大音乐巨头,环球、索尼、华纳、百代。甚至环球音乐还有意要收购百代音乐,变为三大音乐巨头。(2012年完成收购)
这就是一个寡头垄断的行业。
垄断的危害性和高度集中化,导致spotify不可能以自制音乐的方式从夹缝中成长出来,就永永远远地要受制于版权方。
如果spotify是一家美国公司,比如苹果、亚马逊旗下的音乐流媒体业务。这些硅谷巨头实力很强,三大音乐巨头加起来都不够人家一个小手指,就不敢太欺压。spotify是一家独立发展起来的瑞典公司,上市的时候甚至选择了dpo模式而不是ipo,又把华尔街给得罪了,困境之大可想而知。
周不器通过自己的分析和理解,不认为spotify能够有一个很光明的未来。除非spotify愿意卖掉自己,委身在超级巨头旗下。
不过没关系,现在的spotify才刚刚a轮,参与进去。过些年等spotify上市了,大不了就赚了几十倍退出好了。
甚至紫微星国际集团一旦发展起来了,未必不能改写前世的音乐产业的畸形状态。
一旦海外业务的紫微星国际集团发展起来了,就拥有了和三大音乐集团对话的资格和掰手腕的实力,远非spotify一家小公司能比。
到时候,借着前几轮融资所搭建起来的关系和人情,说不定将来紫微星国际集团可以完全收购spotify。
也许就能解决这个卡脖子的版权困境。
眼下,先挤掉李家诚先生,由紫微星出面,完成对spotify的a轮投资!
对spotify来说,他们当然也很希望这个a轮融资由紫微星牵头。
李家诚先生很厉害,可他只是一个传统行业的商人。除了钱,他什么都给不了。紫微星就不同了,这是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除了给钱之外,还可以给年轻的创业公司spotify带来技术、市场、行业资源和战略规划。
现在的情况,属于郎有情妾有意。
不过,在此之前周不器要了解一下spotify的现状,他非常好奇。全世界的音乐网站有几万家,凭什么瑞典小国的spotify跑出来了?
到底是怎么说服四大音乐集团给正版授权的?
丹尼尔·埃克道:“我们也是对这个市场考察了很多,做出了多次分析后才作出的判断。”
“怎么做的?”
“股权合作。”
“股权?”周不器眉梢一挑,陷入了传统思维,很惊讶地说,“你们的a轮不是还没启动嘛,此前拿到四大音乐集团的战略融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