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瑀在旁边叹息一声道:“殿下郢国公之言不差眼下就算您在那些野心勃勃之辈的支持下杀入太极宫也未必就能得到他们的拥戴顺利登上皇位如果有万全之法值得冒险。”
所谓的冒险就是等。
任凭敌军从后掩杀而来也要等到那人的回复而后才能奔袭长安。
李治岂能不知宇文士及与萧瑀的意思?
那些人若是能够背叛皇帝自然也能背叛他一群唯利是图的野心勃勃之辈没什么干不出的支持他这个晋王所能获得的利益比皇帝给予的利益更大所以他们背叛皇帝;扶持他这个晋王所能获得的能力不及重新扶持一位皇子登上皇位那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扶持另外一位皇子。
到时候临阵倒戈、反戈一击以“诛灭叛贼、匡扶社稷”的名义将他李治杀死扶持新皇上为还能博取一个“忠义之臣”的美誉……
这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唯有获得那人的鼎力支持才能顺利杀入太极宫并且坐稳皇位……
尉迟恭虽然不知“那人”是谁却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但还是忍不住问:“可若是那人始终不给回复咱们又要等到几时?当真被敌军从身后拖住只怕那人即便给了殿下肯定的答复也来不及了。”
帐内沉默下来。
眼下的局面不仅极为凶险而且为难无论怎么选择都有可能犯下致命的错误。
等或者不等无人能够断言对错。
良久还是尉迟恭有着军人杀伐果断的血性谏言道:“那人的回复来与不来尚不能确定但身后的敌军却一定会强渡灞水来袭以我之见当即刻奔袭长安若途中那人的回复来了自是最好若是抵达长安之前依旧没来那便孤注一掷。”
李治淡淡看了尉迟恭一眼心里琢磨着尉迟恭的真实想法却不能确认。
萧瑀、褚遂良、崔信诸人依旧保持沉默。
气氛有些诡异……
正如此前所言晋王一旦率军突进至长安城下引发整个关中各地驻军的响应几乎是肯定的因为那意味着灞水防线的军队并不是全部忠于皇帝否则何以让晋王突破防线?
只要灞水防线的军队不是铁板一块自是有机可乘推翻皇帝的胜算大大增加那些野心勃勃不甘于现状之辈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皇帝被推翻几乎成为定局。
但与此同时皇帝被推翻并不意味着晋王能够顺利登基所有人都有着自己的谋算他们会根据自己有可能攫取的利益做出权衡取舍一旦认为扶持晋王登基所能获得的利益不如重新扶持一位皇子登基他们便会毫不犹豫的将“谋逆”的罪名扣在晋王身上然后群起而攻之将晋王彻底歼灭。
如此既能博取一个“诛灭叛逆匡扶社稷”的美名还能实打实的获取更多利益何乐而不为?
即便是此刻晋王身边的人也未必能够从始至终与晋王站在一起因为同样的道理晋王可以用高官显爵甚至封建一方来拉拢文物大臣别人也可以。
当晋王处于绝境之时指不定砍向他的刀子到底是谁的……
李治面沉似水。
帐内所有人的心里都泛起一丝明悟明白这或许就是当年太宗皇帝发动玄武门之变篡位的后果——无需讨论到底是不得已而为之亦或是蓄谋已久当宗祧承继的规则被打破构建于其上的君臣、父子等等所有人伦大道皆被颠覆所谓的忠诚、信义、孝悌全部给击碎。
所有人都逐利而行、罔顾大义。
太宗皇帝兵变成功登上皇位但是他一朝驾崩他的兄弟、儿子都不顾名分大义只为了那至高无上的皇权以及权倾朝野的地位便可以悍然发动兵变。
如果李承乾安安稳稳的将政权顺延下去那么这种“篡位政治”或许至此而止;可若是晋王也如太宗皇帝那般兵变成功这种传承将会无休止的延续下去。
有唐一朝皇位更迭都将伴随着背叛、谋逆、血雨腥风而帝国的根基也将在一场一场的兵变之中逐渐耗损直至枯竭……
而房俊早已指出这一点所以他才会在太宗皇帝明确希望废黜太子的情况下依旧毫无保留的对太子予以支持。
不是为了个人的地位权力而是为了匡扶正朔维系帝国的法理传承。
李治的目光有些茫然心里乱糟糟有一种作茧自缚的感慨难道自己所谋求的都是非分之想自己根本就不是什么天命所归?
帐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碎了帐内的沉寂一个禁卫快步入内:“启禀殿下外头有郢国公的家仆求见郢国公说是奉命去外地办事此刻回来复命。”
诸人纷纷精神一振宇文士及更是霍然起身:“快让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