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争胜败其实并非取决于新军战力的高低而是取决于后勤新军三十万大军行军数千里这考验着明国的后勤补给能力对这个时代来说是相当困难的。
幸好百里无忌这些年不断地修筑官道贯通南北东西。方才能使长江以南的军械物资源源不断地北上。更因鲸吞了周国才能方便地将物资迅速地调集到丰州以北。
但过了丰州。就只能靠每百里一个堡垒做为补给点了。
这次北伐明国通过发行朝廷债券筹措资金。并通过征集百姓充当民夫而民夫的主要来源依旧是长江以北的原周国百姓。
明国百姓生活水准远高于北方已经不再被民夫的饷钱所吸引只有北方的原周国百姓依旧为此而蜂涌报名。
也正因此但上百万民夫被征集之后原周国的朝野迅速安定下来这上百万民夫的征用解决了上百万户家庭的吃饭问题这是百里无忌事先没有预料到的。
看到这个好处百里无忌下旨扩大了征用员额将征用民夫上限扩大到二百万人并下旨若所征用民夫愿意留下北方阻卜之地可免费获得人均三亩土地。
二百万户家庭对于原周国来说已经是在册纳税人口的一成以上解决了这一成生活在最低端的人口生计社会想不稳定都很难了。
四月初斡朗改、辖戛斯联军传来战报战报上说“十万联军在南渡薛灵哥河时遭到十万阻卜军的强力阻击经联军将士浴血奋战将阵线稳定在了薛灵哥河两岸等待明国进一步的命令。”
看到这个战报百里无忌哂然一笑他知道斡朗改、辖戛斯联军在南渡薛灵哥河时遭到阻击太正常了一旦被联军渡河成功至阻卜大王府就一马平川阻卜军断然不会让联军轻易渡河。
而战报上说联军“浴血奋战”这个词百里无忌自然也是断然不会相信斡朗改、辖戛斯两族在明军打击下面临灭顶之灾时选择投降这不代表着他们真的愿意臣服于明国不过是形势所迫下的便宜之计。
百里无忌猜测这不过是联军的缓兵之计联军想在薛灵哥河北岸坐山观虎斗如果接下去明军占了优势那他们自然就奋力渡河建立功勋以便向明国索要奖赏;若明军不利他们自然率军北返从此再度脱离中原朝廷的统治从北方悠然自得地过小日子毕竟中原离两族之地太远了甚至可能与阻卜军勾结一举击溃北伐明军也未可知。
百里无忌将战报扔在一边他本就没有打算寄希望在两族联军身上让他们出兵南下只是为了掩护三路新军北伐起到吸引阻卜军注意力的目的而如今联军已经到了薛灵哥河北岸这一目的就达到了至于联军是否按自己旨意全力进攻百里无忌并不放在心上。
四月中旬耶律朔古率八万部族军到达土兀剌河东岸也是驻扎东岸与阻卜军对峙起来美其名曰“等候皇上新的旨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