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节 左轮枪
也有一部分不同的声音表示反对:现在就广泛的给予土着武器是否会造成武器的流散?特别是给土着干部装备手枪的争议最大:军队是集中管理被穿越众自上而下的严密控制着。把流散武器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一旦到了极其分散的土着干部手里武器就很难管理了。
但是现实的威胁使得最终企划院还是提案制造一种专供土着人员使用的手枪作为标准自卫武器。
于是这个问题就交给了第一武器设计小组――第一小组专门设计“现代武器”和以复古流为主体的第二设计小组是不同。第一武器小组的主要战力就是李一挝了。
这个平日里很少说话的身材圆滚滚的男人是机加工方面的好手不但会做钳工对其他机床应用也很熟练老到。这种手艺促成了李一挝的副业。他过去时常偷偷的非法造枪仿制64式这样的自由枪机的小手枪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据他说自己造过手枪、霰弹枪和步枪。为了表明他不是吹牛在随身行李里带了两支他自己的作品一支9mm马卡洛夫/59式和一支m1911式。
李一挝向组织捐献了自己的全套造枪工具和许多自己攒得专用设备。有了这套玩意只要能找到大致合用的钢材造支ak也不算太难――当然不能和正规工厂里出来的ak相提并论。唯一的问题是子弹难造他很谦虚的表示自己只会复装。
李一挝最初干这行与其说是为了赚钱不如说是是一种兴趣――一种爱好武器又有动手能力的人常会干得事情但是兴趣一旦有了利润作为支撑他的对技术的钻研也就愈发起劲了。制造出来得东西也愈来愈大胆从单纯的仿制简陋的小砸炮到像模像样的仿制起各种着名的手枪来了。如果没有虫洞的话李一挝的下场是可想而知的。他的老婆李元元说:他们参加穿越实在是迫不得已的成分居多。
在临高他们两口子过得很愉快老婆在执委会当办事员他自己终于可以正大光明的造枪了――能够在阳光下造枪并且大模大样的和人讨论自己的作品这种快乐是李一挝过去不曾享受过得。
但是李一挝并没有找到多少发挥的机会。穿越者的军火库相当充实步枪、手枪、霰弹枪一应俱全暂时还不需要他的自制枪械。大家对他的手艺赞不绝口但是谁也不想亲手去使用那些不合格的本地钢材制造出来的枪支。至于给土着制造的米尼步枪那是工业化批量制造的产物不需要他出什么力――展无涯等人在另一个时空就准备了全套的生产米尼步枪所需的工装设备。
于是李一挝在机械厂就专门负责轻武器弹药的制造――主要是为sks步枪的762*54mm弹复装子弹――这种子弹在几次战斗中的消耗量很大。李一挝过去经常复装这种子弹很熟悉而且专门搞了一套小型的专用设备包括弹头模具和专用压机。
被甲弹他是做不出来的――好在这里铅很充裕就直接使用纯铅制造火药是最好的高级细颗粒黑火药――不管化工部门如何的努力硝化棉始终停留在制造油漆的水平上。
但是现在的状况不是过去一次复装几发十几发或者最多百来发。即使是平日里穿越众为了保持对武器的手感而进行的日常射击训练结束之后拿来的弹壳至少在二千个以上。这些弹壳要靠他一个个的复装简直就是苦役。
李一挝在展无涯的支持下改进了设备把原先适合他一个人偷偷摸摸使用的小型装备变成多个工人能够操作的流水线。这样他才有时间和精力来搞他的本业――轻武器制造上。
他没有参与德林杰手枪的制造――这种简陋的武器他看不上眼。他把精力放在仿制军用12号口径霰弹枪上了,霰弹枪对子弹的要求很低用不着金属弹壳。海军和特侦队对这种武器很感兴趣。
仿制手枪的任务暂时打断了他对霰弹枪的研发工作。武器设计小组的从自己的岗位上汇聚到机械厂的办公室来准备就这种“土着专用手枪”进行项目讨论。
第一武器设计小组的灵魂人物是白羽他不但是装甲兵军官还是堂堂正正的兵器设计与工程设计专业出身。李一挝虽然有丰富的造枪经验但是对怎么设计武器并且使之能够适应批量生产的经验很少――他一直是手工作坊式的制造。
接到任务书之后设计小组的几个人一起琢磨了一下企划院下达的武器要求:
这种武器必须足够廉价消耗较少的材料生产制造要方便可以短时间内就形成大规模的生产能力。
在手枪配用的弹药方面最好是土着无法仿制或者找出代用品的弹药以免手枪失落之后被敌对分子所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