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寄以厚望的李纲,确实有几把刷子,他深知朝廷弊端,且是强硬的主战派。
但他自从六品升至正二品,这之间跨度太大,满朝文武虽非人人都给他使绊子,但大都无视了这位右相。他的政令,不仅未能得到实施,还有言官称他为幸臣、佞臣。
当李纲受到蔡京、傅宗书一系的排挤打压时,赵佶还在做他的美梦。
直到李纲上折子,请求给予他更大的权利,向禁军开刀,查亏空,补齐军用物资,武器,大力训练军卒。免除那二十万只拿朝廷俸禄,从未曾经过训练,只给权贵们当佃户使唤的‘禁军’的军籍。
赵佶才恍然明白过来,太子当年为何在李纲拒金兵于城外时,还要力挺求和派,在与金国‘和好’后,又将其贬官了。
明君不是那么好当的,只靠给某个在历史中曾起了大作用的官员升官是不够的,尤其是此时距离后来发生的金军兵围汴京,还有好几年的时间。此时的李纲也还不是彼时的李纲。此时的环境与彼时也相差太大,此时大宋也未到那危急时刻,赵佶不可能给予李纲太大的支持,文武百官自也不像金兵打到家门时,那般惶惶不安,任由李纲施为。
赵佶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让李纲动禁军。
户部尚书先跳出来说:国朝十之八九的税收都投入军队,户部再拿不出银钱投到军队了。
左相傅宗书又说,禁军不可轻动,动则生乱,就恐出现士兵哗变,引起大乱,此时一动不如一静。
满朝权贵尽皆应和,都出来赞成傅宗书的看法。且有言官极力弹劾李纲,从他的发饰衣服,到平日行止,再到他一家老小,祖宗八代,总之一句话:李纲此人,观之不似好人,还请圣上不要被此等小人蒙蔽视听。臣等请求罢免李纲右相之位,将其赶出朝堂。
李纲虽早知道,在这个朝廷中,想做些实事有多难,可他还是未曾想到,满朝文武,除诸葛正我,竟没一人赞成他的提议。
这些同僚不思进取,整日花天酒地,汲汲营营,竟也不想让其他人做些实事。
更有蔡京、傅宗书一党,视其为仇寇。
李纲只得寄希望于将他擢升于右相之位的皇帝,可观圣上面色,李纲心里哇凉哇凉的。
面对满朝‘正义凌然’‘群情激愤’‘气势汹汹’,一定要让他罢了李纲的官,才肯罢休的官员,赵佶退缩了。
这与他初初登基时,想做点事情时的感觉是那般的相似。他是天子,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可他的权利有诸多掣肘,稍有政令,不合这些大臣们的心意,言官就能把他给喷死。
这也是他任人唯‘亲’的原因之一,就像蔡京,不管有多少人骂他祸国殃民,可他愿意听自己的,那就是他的好臣子。
他给米有桥使了个眼色,米有桥大声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圣上起驾。”
赵佶不理满朝文武的叫嚣,给众人留下个潇洒的背影,直接遁走。
李纲在心中叹息一声,面对众多官员的冷嘲热讽,他已经麻木了。等所有人都走了,他才缓缓退出紫宸殿。
短短几日的时间,他遭遇的暗杀不下十次,若非神侯府有意保他,他早已死了十回了。
本以为,道君皇帝突然奋起,罢蔡京、朱勔之职,免除苛捐杂税,归还百姓田地。却不料,他还是从前的那个道君皇帝。
李纲刚出殿门,就看到正等着他的诸葛神侯。
李纲忙拱手致意:“神侯,这些时日,多谢神侯照拂。”
诸葛神侯摆了摆手,叹道:“不说这些,李相今日太急切了些。圣上,只怕抵不住他们的‘群情激奋’。”
李纲苦笑:“我纵不上这个折子,他们又怎会轻易饶了我。神侯也知,这些时日以来,来自各方的明枪暗箭,从来不曾少过。更不谈,我既食君之禄,自当为君分忧。如今大宋‘冗兵、冗官、冗费’已到了,不得不清理的时候了。今即蒙圣上看重做了右相,纲就要为朝廷谋条出路。若动‘冗官、冗费’,满朝大臣,皇室宗亲还不得活撕了我。
这才找了一个得罪人少的来下手,且如今禁军糜烂,有战力者十不足一,再不整顿禁军。等到辽军兵临城下,大宋败亡之日不远矣。”
诸葛神侯又怎会不知大宋的弊端,尤其是蔡京当政之后,他的亲信兼三四个兼职已是常事,更甚者,有一人领九份朝廷俸禄的官员。更不谈,这‘冗官’之中多是虚职,他们只领钱不办事,等到有其他人去办事时,却又指手画脚,凭白添乱。
可这样的现状非一日所成,‘冗官’自仁宗时已尾大不掉,得了好处的士大夫们,他们又怎会将既得利益给让出来?
诸葛神侯沉默片刻,也只得叹道:“可恨傅宗书之流,把持朝政,暗挟天子。”
虽然他明知道,造成今天这局面的,是‘释褐即受官’这一政令。考上进士就可以当官,只宋仁宗一朝十三举,仅进士一科,就取中了4500人,这些人都成了官员,只吃皇粮不办事。
官员泛滥成灾,说的就是大宋了。
再说‘冗费’,宋朝对宗室、亲信子弟格外优宠,宗室男孩七岁就可以授官,襁褓中就有官阶的也不见少数。宗室之外,其他旁支、异姓、门客,都可以荫官,每年成千上万的人涌入官场,成为只领俸禄不办事的大宋官员。
唐太宗时期,中央政府官员只有六百多,到了宋仁宗时期,中央内外属官已超过一万七。要知道北宋的疆域还不及大唐时的二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蔡京当政后,又有许多官员一人兼几个职位,多收好几份俸禄。
大宋这条大船,早已深陷泥潭,它不沉谁沉?
可满朝官员个个深谙颂圣的本事,说的多了,他们竟然也真的以为,大宋还能繁荣昌盛百年,他们这些驻虫还可以继续扒在大宋这条大船上吸血吃肉。
可纵然知道一切的症结,又有谁能力挽狂澜呢?
赵佶显然是不可能的。
……
两人这番交谈,未能有任何结果。只是彼此心中明白,大宋未来堪忧,然则上至天子,下至百官,个个还当大宋兵强马壮,正值盛世,他们只图享乐,往自己家里捞好处,却不愿睁开眼看看这内忧外患的大宋,唉。
在诸葛神侯、李纲为大宋未来担忧时。
唐一菲也在等结果,如果赵佶能顶住压力,力挺李纲,她就出手帮帮他。
可如果他顶不住压力,直接罢了李纲的官,或者将这位右相当个摆设,那她真就撂挑子不干了。
这样的大宋,这样的皇帝,还不如反了,建立新的王朝,新的秩序,更痛快一些。
目前,她正巧有个看起来还不错的人选--苏梦枕。
被看好的苏梦枕,在失了三位‘得力手下’后,正在着手选拔人才,填补莫北神,及两名贴身护卫的空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