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以为Alice是最常见的英文名,但去了趟美国后发现其实不然,身边会有Barbara、会有Lisa,也会遇见Amy,但却很少听见Alice。她似乎只在艺术作品里出现。出现在书本上。出现在音乐里。
他开始回想自己的第一个英文名叫什么,时间久远要翻到小学那段时间。身边大多数人第一个英文名是英语老师取的。
顾弋上小学时便是。当时教他的英语老师并不是在第一堂课上就把每个人的英文名安排的明明白白,落实到位,而是给那些她喜欢的、英文成绩好的孩子先取。
这一招是为了让小孩好好读书。人是有竞争心理的,所以会为了一个听起来不值一提但却不能没有的东西而奋起努力。
很快,第一个有英文名的小孩出现了,是个剪着短发有两颗小虎牙的女生,头发黄黄的,细细软软,身板瘦小,看着营养不良,有些专门和女生过不去的调皮男同学总爱叫她“豆芽菜”。而英文老师叫她Vicky,说是Vicky源自Victoria,有胜利凯旋之美好寓意。名叫Vicky的女生在第一次英文测验中拿了满分。于是她便顺理成章地有了英文名。
有了英文名之后,豆芽菜走在路上看着都像茁壮了些。
后来,Cherry、Jaicola等等,这些人一个接一个出现了。
在英文课上,老师优先喊英文名,而每次要抽他起来回答问题时,却总是“顾弋”、“顾弋”的。
偶尔正在打瞌睡、开小差、神游天外的小顾弋无可奈何站起来,面对黑板上用□□笔写下的英文问句时,他会想,自己的名字读的快一点,也挺像另一种语言的,总之不像中文。
小学最初那两年,他乐于吊车尾。也没羡慕那些有英文名的小孩。偶然一天,他在顾筠的书架上翻到一本《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他觉得这个名字好像也不错,结果小小心思被长他几岁的姐姐发现,当时年纪尚小但羞耻心早已悄悄生长,自此他看到这本书就忍不住后背发热。
后来长大一些,在他终于认真摊开课本听讲,轻松拿了一次满分之后,英文老师问他想要个怎么样的英文名。
他说他不要。
英文老师脸色有一瞬的难看,但成年人总擅长隐匿这样负面的情绪,所以,英文老师很快就又换上了温柔亲切的笑容,像没听到他的拒绝一样,向他提议,叫这个怎么样?
他说觉得不怎么样。
但英文老师说,就这个吧,这个好,很配帅帅的你。
说完还摸了摸他的脑袋,又顺手帮他整理了一下校服衣领。
很奇怪的是,如今,顾弋记得Alice、记得Vicky,反倒不记得英文老师口中的“这个”到底是什么了。他早就忘了自己第一个英文名。
后来他自己给自己整了一个,也就是他的游戏昵称——SixFeetUnder。严格来说,这算不上是英文名,但却能代表他。让人看到它,就能想到他。这就够了。
一不小心被“mike”勾起回忆,心思飘得有些远了。男人揉了揉眼睛,将自己重新带回现实。
虽然邻居这英文名有点土味,但是不得不承认他挑面包的品味倒还不错。
这家面包店的名字也还挺有韵味。叫巴别塔。
《圣经》里提到,人们欲建造一座通天塔,此举惊动了上帝,为了使这一计划失败,上帝悄悄改变了人类的语言,让人类无法沟通。于是,世界上出现了不同种族和不同语言。
邻居迈克一共买了九款面包。入夏之后,这些面包就算冷藏也最多只能存放两天。
同时,顾弋又回忆起之前领队说过,隔壁就住了一个人。那么也就是说,他的邻居迈克将独享这些面包。按照不浪费的算法,邻居麦克一天至少要吃四个面包。
除非他只吃面包,不然一定是个对热量需求很高的……猛男。
不怕上火的那种。
战队刚搬来这个新基地没多久,和隔壁邻居唯一的一次“会晤”,大概是在业主群里,领队艾特了隔壁那栋别墅的业主,并说“以后就请邻居多多关照、多多指教啦#笑脸##笑脸#”。
顾弋当然觉得这种虚伪又客套的行为很憨批,如果他是被艾特的那个业主,反而觉得怪尴尬的。
但是,迈克在业主群里回复,而且几乎是秒回,像是住在网络上一样:
【啊不不不不……我才是要请你们多多关照。】
……啊不不不不?
这样的文字内容,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些画面感。相当生动形象。
当时领队把邻居迈克这一句回复截图放战队群里的时候,顾弋甚至能想象出人家伸出手来直摇头的样子。
现在,脑子里那个画面,更加清晰了,因为邻居的形象不再是一个单薄、无灵魂的火柴人,而是渐渐形象具体了起来。
顾弋想,大概可能是一个二十多岁,也或许是年过三十的……猛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