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注意到了刘混康的神色,赵佶心中一动看着刘混康道:“真人,鲁达之事,真人何以教我?”
刘混康微微一笑道“陛下大可不必忧心,那鲁达既然是出自军中,尤其曾为老种相公麾下提辖,贫道虽然说不通兵法,却也知晓老种相公治军一向严谨,想来那鲁达必然受其影响极深……”
不待刘混康将话说完,赵佶脸上便露出了几分惊喜之色道:“真人果然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朕明白了,这便传旨给种卿家。”
老种经略相公不是别人,便是种家第四代掌门人,种师道,在西北之地,种家的影响力之大可以说超乎外人之想象,而种师道更是深受赵佶之信任,所以才会在听了刘混康的话之后,赵佶显得那么的激动。
如果说鲁达真的能够受种师道的影响的话,那么以种师道对朝廷的忠心程度,必然会出面劝说鲁达为朝廷效力,到时候他这位天子便可以将鲁达收为己用。
东厂
高天之上的异象消失不见,原本澎湃的气息也渐渐收敛了起来,可见这会儿鲁达已经稳固了自身暴涨的修为。
吱呀一声,密室的大门缓缓开启,一道魁梧而又挺拔的身影大步走了出来。
就见鲁达一副僧人打扮,手中提着疯魔杖大步走出,目光落在楚毅还有卢俊义二人的身上的时候,就听得鲁达哈哈大笑,上前先是冲着楚毅一礼道“属下见过提督大人。”
楚毅伸手一拂笑道:“鲁提辖修为突破,一朝迈入天人之境,实乃可喜可贺啊。”
鲁达蒲扇一般的大手一抹锃亮的脑袋笑道:“正所谓时来天地齐借力,若非如此的话,鲁达能够修炼至半步天人之境已经是极限了,至于说突破至天人之境根本就不现实。”
正如鲁达自己所说的那般,这一时节仿佛是天地突然之间放开了限制一般,许多困于瓶颈的修行之人修为纷纷突破,无论是朝廷还是江湖之上,皆有人突破之天人之境。
卢俊义捋着胡须,眼中闪烁着异样的神采道:“此番异常,要么是大世降临,要么是乱世即将到来……”
鲁达咧嘴道:“大世却是不可能,要说乱世还有几分可能,鲁某行走江湖,却是发现天下间隐隐有乱象呈现,地方官员**,百姓贫苦,东南之地,西北之地,隐隐有一股股乱象。”
别看鲁达一副憨直的模样,可是别忘了,鲁达能够在军中做到提辖的级别,那就说明鲁达不是那种莽直的汉子,眼光和见识还是有的。
至于说鲁达口中所提及的东南之地,西北之地的乱象,其实楚毅、卢俊义他们心中也有数。
以东厂的消息渠道,如果说连这些江湖之上的动静都察觉不到的话,那么东厂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这一年开春,山东郓城突然传来急报,盘踞于水泊梁山,以宋江、晁盖为首的一伙反贼突然率领人马出了水泊梁山,袭击地方州府,郓城县幸免于难。
朝堂之上,端坐于龙椅之上的赵佶眼中闪烁着凶光,能够让这位素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天子流露出这般的表情来,可见这会儿赵佶的心情有么的差。
啪的一声,就见一份奏章被赵佶狠狠地砸在地上,拍着龙椅怒道:“废物,真是废物,除了求援还是求援,朕倒是要问问,朕每年花费数千万贯银钱,难道养了一群废物不成?”
看着下方一众臣子一个个的低着头,赵佶心头的火气越发的厉害道:“先是淮西王庆,再者河北田虎,如今又冒出水泊梁山,你们告诉朕,这天下,尔等便是这般为朕治理的吗?”
倒也怪不得赵佶的心情这么差,身为君主,自然是希望天下太平,至少想来史书之上也不至于会被记为昏君不是。
可是偏偏在他在位期间,竟然接连爆发乱子,淮西王庆占据淮西之地,数十近百军州,拥兵数十万之中,声势极其浩大,甚至威胁到了京师的安危。
不过朝廷调派人马镇压,倒也将王庆堵在了淮西之地,一时之间虽然难以剿灭,却也使得王庆声势被压了下去。
这边刚刚按下去王庆、田虎的乱子,没想到山东之地又冒出宋江、晁盖一伙人来,在赵佶看来,这简直就是在啪啪打脸于他。
目光一扫,赵佶冷哼一声道:“你们谁来说一说,水泊梁山攻略城府之地,朝廷当派何人前往剿灭?”
一众朝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见一道身影走了出来,不是高太尉高俅又是何人。
高俅做为太尉府太尉,执掌禁军,可以说关系到军事的事情,都绕不开高俅这么一位太尉。
此刻赵佶开口,其他人可以装作没有听到,但是高俅却是不能够装聋作哑,否则的话,天子震怒,他这宠臣也吃不消。
“陛下,水泊梁山不过是一伙落草为寇的贼人罢了,相比那声势浩大的淮西王庆,河北田虎之乱,水泊梁山所造成的影响其实并不大。”
赵佶看了高俅一眼道:“既如此,平定水泊梁山之乱,这件事情朕便交给你来办了。”
高俅不由的愣了一下,下意识的想要拒绝,可是犹豫了一番,高俅冲着天子一礼道:“臣领旨。”
京中号称拥兵百万,但是真正的兵马其实也就几十万,这几十万的兵马有着几分战力的,满打满算不超过十万人,至于说其他人,也就比普通百姓稍微强那么一些罢了。
退朝之后,高俅、蔡京几位重臣随同赵佶一同前往御书房议政。
就算是赵佶再怎么的昏庸,却也知道平定地方叛乱那是再当紧不过的大事。
看着高俅,赵佶神色郑重道:“高爱卿,朕且问你,你可有镇压水泊梁山的人选?”
虽然说将镇压水泊梁山的事情交给高俅处理,但是赵佶也不可能不闻不问。
高俅眼中闪烁着精芒道:“回禀陛下,臣会自军中抽调精兵强将,出兵三万,一举踏平水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