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敛了神色,但她知道苏向晚也没什么恶意,便善意地提醒道:“舅母觉得你多认识些人也是好事,这顾家纵然是不错的,只是我听闻苏家眼下也向临王殿下投诚,你注意着分寸就是了,圣心难测,属意不属意岂是我们这些妇道人家可揣测出来的,只是依我所看,那豫王要争些什么,那定然是不能够的。”她有些感慨:“顾家满门忠烈,倒是让人钦佩。”
似乎察觉自己说多了,孙氏连忙转了话题:“好了,不说这个,好不容易见着了,我们说些开心的事。”
苏向晚心下微沉。
她方才就有所猜测,眼下孙氏的态度,更是印证了她的想法。
皇位从来都是赵昌陵的。
皇上从没有想过要把皇位传给赵昌陵以外的人。
那些什么前太子为救赵彻失了性命,而后前太子妃娘娘又助赵彻上位,赵彻心有愧疚,答应了要把皇位传给赵容显的事,说不定都是谣传。
前太子死后,他的旧部总有一些死心不息,或许因为一些利益权势,以为趁机帮赵容显造势,往后可以跟着他夺位,或许也是真的忠心耿耿,只是为了保护赵容显的性命,所以对外宣扬了这个消息。
百姓们皆赞颂赵彻是个重情重义之人,这个高帽子扣下来,赵彻哪怕是要对赵容显动手也不行了,赵容显一出事,大家反而会说赵彻无意信守承诺,所以暗害了前太子殿下的遗孤,他那时候登基不久,底下有人作乱虎视眈眈,若然失了民心,定然十分不利,所以他不得不把赵容显安置在宫中,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好生养着。
然则捧杀也是一种杀人的手段。
先前大家都把赵容显当做是未来的储君,那么所有的目光和希望自然都会放在他的身上,但凡只要有一点行差踏错,他就会首当其冲。
在最显眼位置上的人,永远都是最危险的。
而赵昌陵,变成了众人口中那位憋屈的皇子。
那些本该他承受的陷害责难,无疑都转嫁到了赵容显的身上,赵昌陵是被偏爱的那个,受的也不过是被撕了画,被人冷眼嘲讽几句这样程度的委屈而已。
她想起在山谷里,赵容显曾说自己无意皇位,说他自己想回燕北。
皇帝不肯放虎归山留后患是其一。
其二是为了利用他为赵昌陵造势。
在那些谣言的压力之下,他不能名正言顺地把太子之位给赵昌陵,但若是因为赵容显自己声名狼藉,不得民心的情况下,他不得己把皇位给了民心所向众望所望的赵昌陵,大家才能理解他,说他深明大义。
赵容显也会理所当然地变成千夫所指,乱臣贼子。
那么眼下追随他帮着他成为赵昌陵对立面的那些一众人等,也可以连根拔起。
皇帝为赵昌陵铺的这么一条锦绣大道,可真是思之深远。
外人看临王和豫王相争,朝堂两王党派不相上下,以为他们争的是皇位。
却不知这皇位一早就是定好的。
赵容显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保,保住他,以及这些跟着他的部下性命。
皇帝逼着他走到了赵昌陵的对立面,他退无可退。
这件事赵昌陵说不定也不知道。
剧本里他同女主诉说过往,是真心的觉得赵容显是乱臣贼子,处心积虑要同他争夺皇位,儿时那些委屈,也真实地觉得自己受了赵容显的迫害。
他一心一意地要铲除赵容显,却不知道赵容显并不想争夺他任何的东西。
不,哪怕知道,他也不信。
这么多年的积怨,他不会放过赵容显的。
孙氏知道的或许不多,但她一定知道,这皇位是赵昌陵的,从来没有赵容显什么事。
被蒙蔽的,永远只有外头看着热闹津津乐道的老百姓。
就比如从前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