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现在怎么办?陛下果真不肯见我们吗?”张易之叫张昌宗说的冷汗直冒,生怕自己真的得罪李初,从今往后都没好日子过。
听张昌宗的话,好像到现在为止,他们和李初都不算结下什么大仇。往后只要小心着点,应该可以保证不会结下太大的仇。
当然这是以后要记住的行事准则,现在最重要的是怎么从现在尴尬的局面离开,方才的叫嚣武媚娘没准在里面也知道了。
“我来。”张昌宗安抚张易之,让他不必心急。
原本他们两个就是男宠而已,虽然希望见到武媚娘是表现他们对武媚娘的心意的方式,可是他们想要后退,不再坚持和李初对抗何尝不是理所当然。
男宠嘛,都是被武则天宠坏的人。本事没多少,脾气却不好,同样也吃不了什么苦头。
直到现在为止,李初也没让人给他们拿把椅子坐坐,就由他们站着,站的久了也就累了,累了自然也就想打退堂鼓。
“安定公主。”张昌宗站出来朝李初作揖,李初今天算是有新的发现,张昌宗分析得李初条条是道,让李初十分的意外。
听到张昌宗开口,李初抬起头,“还有什么事?”
似乎根本没有听见张昌宗的话,仅仅是因为自己正忙着突然又被人打扰,显得有些不悦的追问。
“我等并非有意打扰公主,竟然陛下不愿见我们,我们先行告辞。”张昌宗就好像根本没有察觉李初的不悦,客客气气的说着告辞的话。
“不送。”不请自来的人李初又没想和他们打交道,这个时候他们想走,李初求之不得。
张易之没想到李初竟然真的这么轻易就让他们离开了,诧异地看向张昌宗,张昌宗拉拉他,提醒他赶紧和李初行礼,行完礼他们赶紧的走,毕竟这可不是什么合适的久留之地。
张易之和张昌宗来得突然,走得突然,李初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有意思,真是有意思。”
到了晚饭的时候,武媚娘就此事问起李初,“张易之和张昌宗,你觉得他们两个谁更厉害?”
从来没有问过李初这个问题,偏偏武媚娘在今天之后却问起了。李初同样在想是不是张昌宗说的一番话传到了武媚娘的耳朵里。
当时宫殿里并不是只有李初一个人,李初能够听见的话,不代表其他人听不见。
“自然是张昌宗。表面看起来张易之咄咄逼人,张扬肆意,可是这样的人不代表他有脑子,至少到现在为止,我看他的表现都不觉得他有多聪明。倒是张昌宗看起来好像胆小如鼠,事事以陛下为先,也以兄长为命是从,但本能让我觉得他比张易之更不好对付。”李初今天能听到张昌宗和张易之说的话,李初怎么会愿意让武媚娘知道。
“究竟是本能,还是今天张昌宗说的话你都听见了?”武媚娘可不好忽悠,虽然李初极力想要掩盖这一事实,武媚娘还是敏锐的察觉。
“啊,今天张昌宗和张易之虽然在说话,可是我没听见他们说什么,陛下听见了!”一脸的茫然很好奇,希望武媚娘能够为她解答一二。耳朵好使,能听见别人的话,绝不是李初的错,但不能让武媚娘知道。
武媚娘打亮李初一番,看不清李初的真假,不过,无论是真是假,其实都没有关系。
“所以呀,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呢?权利这种东西此消彼长。”武媚娘意味深长的说,李初道:“权利都是陛下给的,陛下想给谁就给谁,不会由我来决定。”
三番两次想让李初出手,不管是阻止也好,促成也罢,李初都不愿意配合。
“还记得我们来洛阳多少年,又有多少年没有回过长安了吗?”武媚娘一笑,却突然转移了话题。
“自父亲驾崩之后,我只在上一次见李氏宗亲的时候回过一次长安。细细一算十四年了。”李初不知道武媚娘为什么会突然提起长安?相对洛阳,长安那是关陇贵族的地盘,当年武媚娘是不适合在长安称帝的,所以才会来到洛阳。
这么多年来,武媚娘从来没有提过要回一趟长安,如今这样提起很是莫名。
“我准备回长安,你怎么想?”武媚娘没头没尾的冒出一句想回长安的话,令李初惊讶万分。武媚娘已经忘记自己有多久没有看到过李初这样惊讶的眼神,不禁笑出声来,“这个决定让你如此惊讶?”
李初回过神后点点头道:“的确让我十分惊讶,我以为地下这一辈子都不会再想回到长安。毕竟长安这个地方...”
那可是李唐王室的地盘,回到长安之后,武媚娘想过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吗?
“但这个时候是可以考虑回去了。再说有些事有始有终,虽然你父亲和你的兄长都是在洛阳去世的。长安这个地方,如果将来由你们继承我的皇位,也得让你们准备准备。”武媚娘似乎真的觉得自己老了,想要将手中的权力转交出去。
不不不。就算武媚娘确实老了,也绝对不可能认老。
李初绝对不会忘记之前和武媚娘的交谈,武媚娘分明是想和李初一较高下,现在就算回到长安何尝不是有可能在设局。
“这些事情,陛下喜欢就好。想必朝中上下的人都会支持陛下的。”那些日盼夜望能够复辟李唐的人,一直都在希望武媚娘能够早早的定下太子人选,能够让他们安心。
虽然到现在为止武媚娘依然不肯立下太子,可是武媚娘要回长安就是一个信息的透露。
武媚娘的心里依然偏向李唐王朝,终究会传位给所生的儿女。
不应该说他们希望的是儿子探望武媚娘能够将皇位传给她的儿子。
武媚娘道:“你也支持?”
“不管是在长安或是洛阳,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多年的经营,李初不管是对长安或是洛阳依然牢牢的把控。不会厚此薄彼。
武媚娘想回长安,想留在洛阳,于李初来说都没有两样,武媚娘如果想试探李初的态度,注定失望。
“总以为你惊讶过后或许会高兴的,我怎么觉得你在担心?”虽然李初把自己的情绪掩藏的很好,敏锐如武媚娘同样察觉一些端倪,含笑的询问李初,很希望李初可以和自己坦白的样子。
“我说过了,洛阳是陛下的地盘,可是长安却是关陇贵族,以及李氏宗亲的地方。当年陛下会选洛阳作为神都,就是因为陛下清楚的意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差距。”
“现在陛下想回长安,我不认为陛下单纯,只是想要回去这个地方。”
武媚娘想听真话,李初也坦然的告知心中的想法,反正这些事情别管,说不说出口两者心知肚明。
武媚娘轻轻一叹,“在洛阳这个地方你太熟悉了,也太谨慎,想让你出手太难,所以我就想回到长安。那一个对你来说或许更熟悉的地方,你会更自信,或许就有可能出手。”
一直没有办法让李初出手,是一件让武媚娘非常苦恼的事情。
以不变应万变,李初稳的住,也确实让武媚娘没有办法抓到李初的半点把柄。
武媚娘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改变对付李初的方式。
“让陛下费心了。”为了让李初可以出手,武媚娘愿意回到长安,李初能说自己倍感荣幸,长安,终将回去。
“你救了两个孩子,哲儿和韦氏没有来谢你?”都这样还是没有办法让李初多说其他的话,武媚娘有些郁闷,心情不好的皇帝陛下也想让李初心情不好。
提到李初救了李重润和李仙蕙的事情,保住他们的性命,李哲和韦氏不需要来谢谢李初?
李初望着武媚娘道:“眼下的情况只怕他们来了,陛下也不会让他们见我,又何必呢?”
一言捅破武媚娘的心思,别以为李初不知道武媚娘防备李初和别人往来防得有多严。
此时提起李哲和韦氏没有来道谢的事,李初道:“况且我只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又不是等着别人谢我才做的,他们来不来谢我又有什么关系?”
和武媚娘凡事都为了目的而做事不同,李初做事只为一个问心无愧,武媚娘难道到现在都不明白李初是个什么样的人?
总是不断地想要挑拨李初和别人的关系,终究忘记李初的本性。
“吃完就滚出去!”扎心不成,反而又被李初扎了一记的武媚娘,一点要忍耐的意思都没有,直接让李初滚出去。
好在李初虽然和武媚娘说话也没忘记吃饭,这时候吃饱啦,因此利落的起身,“陛下,初告退。”
走啊走,喜怒无常的皇帝陛下就让她自己待着吧,李初一点没有陪伴左右宽她心的意思。
只是李初走的潇洒,伺候武媚娘的宫人却是胆战心惊。
武媚娘发起火来的样子太可怕,李初可以纹丝不动,压根不受影响,他们做不到啊!
为什么每回陛下想让公主不痛快,公主不受影响,他们却不得不受影响,心里苦,太苦!宫人默默的流着泪,有苦难言。
*
其实因为李重福告状一事。虽然李初是放过李重福没错,但也把李重福告状的事情告诉天下人,第一个容不下李重福的人,自然就是李哲,李哲当即把李重福重责,直接打了三十鞭关起来。
至于武媚娘颁下诏书夺去李重润和李仙蕙的爵位一事,人只要活着,爵位不爵位的压根不重要,李哲和韦氏在知道是李初救下李重润和李仙蕙,感谢是万分的感谢,但他们都明白,李初那里不适合去道谢。
想处置李重润和李仙蕙的人是武媚娘,不出现在武媚娘的面前,武媚娘会把李重润和李仙蕙做的事忘记,要是李哲和韦氏一进宫晃悠,却提醒武媚娘这回事,他们哭都没地哭。
感谢李初什么时候都可以,李初也不急于他们这个时候表现,所以忍耐着,没有事情,绝对不进宫。
武媚娘也不知道存的什么心,夺去李重润和李仙蕙爵位的诏书在第二天才下发,想必这也是张易之和张昌宗急忙进宫想求武媚娘处罚李仙蕙和李重润的原因。
真是唯恐天下不乱的皇帝,李初都不知怎么说武媚娘的好。
但是很快这件事情又被另一件事掩盖了,就是武媚娘提出想要重返长安!
这个话刚放出去,朝中的臣子几乎个个都眼冒金光。
那些一心一意念着李唐王朝的人,最怕的莫过于武媚娘愿意承认或者将皇位转交给姓李的人。
太子之位争了那么久,现在看来,武媚娘有意把皇位传给李初,偏偏他们提来提去,想让武媚娘给一句准话,武媚娘装傻的偏不如他们所愿,着实气人。
就算武媚娘一直不肯立太子也没关系,现在武媚娘想回长安,这是好事。
愿意回长安,就意味着武媚娘心里有李唐,这个天下终会回到李家人的手里。
所以都不用武媚娘催促,选了一个黄道吉日,一干事宜准备妥当,浩浩荡荡的人马回到长安。
一别十数载李初再次回到长安时,有一种晃如隔世的感觉。
大明宫依然辉煌雄伟,可是当年那坐在大明宫正坐的皇帝却已经换了人。
熟悉的大明宫,那些鲜活而快乐的记忆重新回到李初的脑海。
李初抚过大明宫的柱子城墙,年少兄弟姐妹一起开心玩耍,一起读书,一起争执,以及李治教导他们时的样子,那些记忆,如同流水一般涌来,让李初不禁泪眼盈眶。
“就算你在洛阳住了这么多年。洛阳给你的记忆始终是不好的,长安有你的欢喜,洛阳给你的始终只是悲伤。所以你在洛阳一直都是不高兴的。”踏入大明宫,武媚娘看着这些熟悉的建筑,何尝不是想起许久回忆。见李初抚过城墙和柱子的动作,眼中更是泛起了泪珠,武媚娘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我决定要立太子。”忽然冒出这一句话。李初回过头看向武媚娘,武媚娘掷地有声地道:“我要立李哲为太子。”
如此突然的决定,李初有些诧异,明明武媚娘回到长安是想对付她的不是,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所以你要怎么办呢?我立下哲儿为太子名正言顺,你再想和他抢位子就没有那么容易。”武媚娘带着几分幸灾乐祸的看着李初,似乎迫不及待的想看李初变脸。
“挺好的。”立定太子,那么就意味着争夺太子之位的事情到此结束。李初认同这是一件好事,没有像武媚娘希望的那样心急如焚。
武媚娘接二连三的给李初丢出对李初不利的消息,偏偏李初全然不为所动,让武媚娘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对了!我让人从外面寻回来几样农作物,这些年试验的不错,改日陛下可以亲自去看看。”本来想要打击李初的武媚娘听到李初丢出这样的消息,蹙紧眉头询问,“什么东西值得你大惊小怪?”
“等陛下亲眼去见过了,自然就会知道这些农作物对大周意味着什么。”玉米、红薯,这些都是耐旱耐干的作物,有了他们,天下的百姓就多了几样可以活命的东西,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事。
武媚娘看到李初眼睛发亮的样子,依她对李初的了解,很清楚李初并不是信口雌黄的人,能让李初请武媚娘钱去亲眼看看的所谓农作物,定然关系着天下百姓的根本。
“那么我等着你拿出来,让我亲眼看看你的这些东西究竟有多厉害。”